首页 > 新闻快讯
“改薪酬、转身份、落经费”,这份文件太暖心,赞!
2019-11-09 已浏览:451次  

导 语: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各医护人员的待遇、地位都将迎来“大变革”...

近年来,甘肃省稳步提高基层医生待遇收入,解除基层医生的后顾之忧。近日,为进一步加快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力争2020年底县域就诊率达到90%,基层就诊率达到65%,重点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60%甘肃省印发了《甘肃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及慢性病医防融合新模式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中再次提到基层医生所关心的身份、待遇等问题。现整理如下:


医共体内编制、财政

统筹管理

《通知》提到,达到二级医院水平的基层医疗机构也可牵头组建医共体,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康复院及护理院加入。


医共体要成立由县级党委、政府牵头,卫生健康、编制、人社、财政、医保等部门及成员单位组成的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医共体建设规划、人事安排、投入保障、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


按县级医疗机构、县级疾控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三种类型分类核定人员编制,探索编制统筹使用制度。


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原则,落实医共体


不受编制限制

全方位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

《通知》明确,医疗机构在空编范围内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不受10%预留空编要求和自然减员数限制。


引进高层次人才,在单位有空编情况下可先办理人事调动手续、后办理入编手续。单位满编情况下需引进个别急需紧缺人才,可经同级编办统筹调剂后,先调入并办理入编手续,待腾出空编后再收回调剂编制。


保障基层人才

转变村医身份

《通知》中还指出,优先保障基层用人需求,适当提高基层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严禁借轮岗管理、流动使用等名义“虹吸”基层人才。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等从业人员来源,应根据安置政策优先配置医共体,可探索实施乡村医生“县招、乡管、村用”制度。


在转身份方面,自2018年起,甘肃省所有村卫生室转为乡镇卫生院的派出机构,乡镇卫生院与村医签订聘用劳动合同,使村医由个体转变为乡镇卫生院聘用职工。


同时,对在村卫生室工作年限较长、业务水平高且取得执业助理及以上资格的在岗村医,参加乡镇卫生院招考正式在编工作人员时,给予适当加分,优先录用。允许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实行村医转正制度。


推进薪酬改革

《通知》明确,按照“两个允许”的要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建立“公益一类保障与公益二类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逐步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有利于人才下沉和医共体发展的薪酬制度。


医务人员收入由医共体自主分配,以岗位为基础,以绩效为核心,打破单位、层级和身份区别,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并与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收入脱钩。


鼓励对医共体负责人和成员单位负责人实施年薪制。落实好乡村医生职责和待遇有关政策,筑牢乡村一体化、推动县乡一体化。


允许成员单位间以多种共建方式加强联营协作,在明确各项投入和运行机制基础上,明确收入分配方式和比例,通过利益共享推动协作共建模式可持续发展。


落实经费

统一管理和集中核算

根据医共体建设发展需要,依据公立医院、疾控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助政策,原渠道安排医共体成员单位补助资金。


医共体内部财务实行统一管理和集中核算,各成员单位财务单独设账,落实其相应自主权,并加强医共体内审管理,自觉接受审计监督。


加强信息化

实现“五统一”

《通知》提到,要县级成员单位HIS系统应与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对接融合,实现医疗、公卫、财政、人事、绩效五方面的统一管理,实现互联互通


基于甘肃省远程医学信息平台发展远程医疗服务,向下辐射基层成员单位,向上与省市三级医院远程系统对接,并完善远程诊断收费标准、成本费用分配和第三方运营机制。全面应用电子健康卡,实现一卡(码)就诊。全面应用电子健康卡,实现一卡(码)就诊。


医保改革,按月拨付

甘肃省的医共体将全面推行总额预算下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探索实行“总额预付、合理超支分担、结余留用”的医保基金管理方式,医保总额按照“以收定支”原则,由医保机构与医共体谈判核定。


医保部门与牵头医院签订结算协议,按月预拨,并由牵头医院统筹管理。完善差别化的医保支付政策,合理拉开医共体内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报销比例差距,对符合规定的转诊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


合理超支由牵头医院与医保经办机构根据结算协议分担,结余部分根据成员单位机构等级和功能定位按比例分配。


此外,《通知》中表示,将在12月底前,各市州卫生健康委对各试点县实施进展进行中期督导检查,评估阶段性成效。省卫生健康委将会同相关部门适时进行抽查。


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各医护人员的待遇、地位都将迎来“大变革”......

文章来源:华医网


责编:王芳玲 

编审:刘俊程  杨海卿


热点推荐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