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吹风会透露出未来医疗发展目标及方向...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介绍我国医疗技术能力与医疗质量水平提升有关情况。
我国医疗技术能力与医疗质量水平到底咋样?小编整理如下:
各项“死亡率”下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说,我国住院患者总死亡率逐步下降并稳定在较低水平,由2005年的1.1%下降至2018年的0.44%。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死亡率由2014年的6.12%下降至2017年的5.02%;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率由2014年的3.59%下降至2017年的1.72%,下降幅度超过50%。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颅脑手术死亡率5年来持续下降。
孕产妇死亡率由1500/10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
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
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与老百姓能否有效、安全用药密切相关。据郭燕红介绍说,我国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1年的17.2%下降到2018年的8.9%,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1年的61.4%下降到2018年的40.4%。
医疗服务质量、效率提升
国家卫健委表示,2018年我国卫生人员的总数已达1230万余人,医疗机构数量近100万所。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由2005年的40.97亿增长至2018年的83.08亿,入院人次由2005年的0.72亿增加至2018年的2.55亿,手术人次由2005年的3680万增加至2018年的6172万。
2018年全国医院平均住院日为9.3天,比1992年的峰值16.2天降低了6.9天,降幅达42.6%。其中,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已经实现了5年连续下降。
医疗技术能力显著提高
近年来,以微创化、个体化为典型特点的现代医疗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呈现出“外科治疗微创化、内科治疗外科化、介入治疗常态化”的趋势。
截至2017年,我国已累计完成各类机器人手术达到7万余台;2018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达91万余例,手术量位世界前列。
吹风会透露出
未来医疗发展目标
在介绍医疗各项领域成果时,吹风会上也公布了未来我国医疗行业的工作重点,现小编整理如下:
癌症五年生存率持续提高
到2022年和2030年癌症五年生存率分别提高到43.3%和46.6%。
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将进一步加强肿瘤质控和规范化诊疗工作继续加强肿瘤诊疗质控平台和网络建设,完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持续推进单病种多学科诊疗模式,着重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提升基层产科助产能力
国家产科专业质控中心主任乔杰表示,下一步国家产科质控中心的工作重点将按照健康中国行动计划的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产前筛查率分别达到70%以上和80%以上。
进一步提升危重孕产妇救治的能力和和基层产科助产能力。
确保社会办医提质及安全
乔红提到,下一步将加强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把社会办医的医疗质量管理包括医疗质量控制等各项工作纳入到我们的工作议程中,加强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包括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和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减缓居民异地跨省就医负担
对于我国居民异地跨省就医的情况,郭燕红表示,未来将从两方面解决该问题。
一是扩大投入,加强全国166个临床专科的能力建设。通过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覆盖面和提高专科能力来加强我们解决当地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问题。
二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通过加强对口支援、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加强远程医疗工作以及我们开展组团式的援疆援藏等措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
保障好县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近几年,我国先后共公布了1000家县医院能力建设。未来在提升县医院能力建设的同时,保障好县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将提升技术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和专科能力的建设。
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主要的病种和相关专业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平台专业的建设,比如重症、检验、病理等平台专业的建设。
文章来源:华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