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培训
“老农技”的激情岁月 ——记安康市老科教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忠民研究员
2021-12-22 已浏览:359次  

(文章 文君)在安康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老人,他精神矍铄,身背一个皮包,奔波于秦巴山区、汉江两岸的田间地头和中小企业,他就是年近67岁的安康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忠民研究员。如今,这位老人仍以“老骥伏枥,壮志不已”的拼搏精神,依然锲而不舍的活跃在全市各个科技领域,被人们称为闲不住的研究员,退而不休的“大忙人”。


他就是安康市首席农业专家,二级研究员,陕西省科技特派员。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地市级成果奖16项,国家专利4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5部,编写科普培训教材10部,研究制定省市地方标准7项。1994年首届扬凌农博会授于他《农业科技企业家》称号;2001年,他被中国管理科学院聘为终身研究员;2006年被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聘为“中国世贸专家委员会委员”;2007年被市科技领导小级聘为优质粮油首席专家;2008年被省科技厅聘为科技特员;2009年被推荐为全省农业科技领军人才;2015年被安康市科技局聘为创科创业导师;他还担任着《中国农学通报》编委、是《中国农业科技》特约通讯员、《中国新农村》特约记者;他还长期被安康市标准化委员会、市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市职称评定委员会聘请为专家。历任安康地区植保站副站长、市农技站站长,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市老科协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市老年科技大学副校长等职。


有着这众多头衔的张忠民,出生于平利县广佛镇八角庙村一个普通农家,1977年12月农业学校毕业,到安康地区植保站工作,他数十年来致力于农业技术推广事业,他依靠自觉钻研、勤奋、实干、创新的“铁牛”精神,在组织和老一辈专家的培养支持下,从技术员步入研究员,他为安康农业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卓越的成就。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普遍推行“双包”经营责任制,农业生产由过去的大集体转型为千家万户,农业生产出现“病虫防治难”问题,他顺应历史潮流,利用自己所学之长和农技推广网络和技术优势,在全省率先创办植保公司,实行政、技、物结合,为农民提供“开方买药”有偿服务,解决了农民病虫防治难问题,受到农业部的肯定,他的首创,作为植保改革经验向全国推广,1985一1987年他连续三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植保先进个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市水稻产量低而不稳,种植技术五花八门,在老一辈同志的带领导下,在全市开展杂交水稻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使水稻亩产由过去的450公斤上升到500多公斤,他总结出来的一套杂交水稻规范化栽培技术,在安康仍至陕南得到大面积应用,1990年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

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他主持开展黄姜种植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训化野生品种,推行人工栽培,开展病虫杂草防治、专用肥的筛选工作。使全市黄姜种值面积达到60万亩,产值7亿元,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地方财政的增长。研究发现的“黄姜茎基腐病”在全国黄姜协作会议上得到专家一致认同,完成的《黄姜标准综合体研究》和《黄姜杂草调查及防治》项目,分别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黄姜专用肥及包装设计获国家专利。


进入20世纪后,国家粮食安全提到议事日程,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他在全市开展水稻、玉米、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大力推广新品种和关键实用技术,通过宣传培训、抓点示范,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使安康作物产量普遍得到提高,水稻单产最高达到743公斤,玉米最高单产达到751公斤,均创历史最高。<优质稻油节本增效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2012年获省政府成果一等奖。他引进推广的高产红薯新品,平均每亩3125公斤,最高7130公斤,单株重17公斤,单薯重11公斤,被称之为“红薯王”,人民日报2009年2月16日进行了报道。

    2008年,他参加农业部油菜高产创建活动,2009年夏收时经省部级专家实地测产验收,安康汉滨区花园乡百亩油菜攻关田平均亩产254公斤,万亩示范方油菜平均亩产221公斤,最高油菜单产达到276公斤,三项指标均创全省第一,陕西日报5月20日头版宣传报道。


  他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1993年初他受命担任地区农药厂厂长,利用原来在北京农业大学所学的农药加工专业知识,带领一帮年轻人,白手起家,边干边学,从选址建厂、进原料、跑市场、新产品开发,都是一马当先,以身作则,从农药分装、加工入手,做到当年建厂当年见效,使安康农药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1998年底,先后开发8个新产品,年销售量达1000多万元,产品销往陕西、四川、湖北、河北、河南、山东等多个省市。开发的新型除草剂麦草灵,1995年获中国新技术新产品金奖,杀菌剂稻瘟灵、杀虫剂甲胺膦分别获杨凌农博会后稷金像奖,《新农药应用研究与推广》1996年获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新型除草剂开发与应用》1997年获陕西省金桥三等奖。

   他工作能力强,在安康实施的重大农业项目中都有他的身影。他主持参与了安康《100万亩红薯丰产栽培种植规划》、《安康蔬菜产业化发展规划》、《安康旱作农业规划》、《安康市中药材种植规划》、《安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重大项目的编制工作。完成了《黄姜系列标准》、《魔芋标准综合体》、《富硒双低油菜标准》、《富硒大蒜标准》、《富硒蔬菜分类标准》和《富硒大米标准》的编制工作,并颁布为陕西省地方标准。


他注重解决生产中突出问题:2002年我市发生洪涝灾害,灾后沿汉江的紫阳、汉滨等地发生一种怪虫,群众称“千脚虫”。该虫繁殖快,每平方米有虫100.450头,农田、村庄、房屋、圈舍到处都有,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环境卫生及人身健康,群众十分恐慌。为有效解决生产上出现的新问题,他深入实地调查,查阅有关资料,现场开展防治试验工作,经鉴定名叫“马陆”,并提出了防治办法,使该虫得到有效控制。2004年4月,我市白河县中厂、构扒等9个乡镇大量发生一种当地农民叫“地虱婆”的怪虫,该虫一般早晚在房内房外、门窗墙壁、灶台、厕所到处都有,一个墙缝就有上百头,一个石板下就有上千头,每平方米最高有虫近万头,农民不敢进屋,无法生产生活,并随农家粪便迁移到农田,在地下群聚,造成土壤疏松,使农作物根系失水,导致农作物死亡。白河县通过电视征集防治办法,他受原省农业厅史俊通副厅长的指今,亲赴白河实地调查,走访群众,经鉴定该虫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学名为“鼠妇”,并提出防治办法,使该虫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8月份,在我市发生一种俗称“葫芦包”的蜂子到处蛰人,蛰伤’700余人,引起公安部的重视,要求地方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限期控制。王安利副市长的点将,他不顾礼拜天休息与林业人员一起,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确定该虫为“胡蜂”。并提出综合防治办法。连篇在安康日报刊登,并印成传单发至各学校。

他勤奋工作,更善于学习。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成了他的习惯,在工作中虚心向老师请教,注重实践锻炼,边干边学不懂就问,节假日他从不休息,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在原地区农业局的年青人中他成了学习榜样。他爱好广泛,不仅学习专业技术、经济理论、管理知识,还自学外语。他的学习精神感动了领导、感动了上级。1980年北京农业大学给陕西一名进修名额省农业厅领导指名让他去,1990年组织又派他到西南农业大学深造,2004年组织又派他到浙江大学学习,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善于总结, 勤于笔耕,先后在《中国农学通报》、《中国植保导刊》《中国农技推广》、《中国农村科技》、《植物检疫》、《陕西农业科学》、《现代种业》、《西北大学学报》、《湖北植保》、《四川农业科技》、《陕西农业》等报刊杂志发表科技文章240余篇。撰写的文章分别被《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国管理文献汇编》、《中国当代思想宝库》、《wTo与中国经济》刊用。主编的《安康农技推广》每期印发1000册,广泛送给各级领导和农技干部。


他主持和参与编写了《安康主要农作物常见病虫害防治》、《农业病虫害与农药新品种》、《黄姜高产栽培与病虫防治》、《农药与农药管理》等培训教材,为传播农业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专著《秦巴山区植物保护技术》2004年被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新编农业实用技术》2009年被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设施大棚蔬菜栽培技术》2012年被陕西省出版集团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食用菌栽培技术>2013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富硒大蒜栽培技术>2014年由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他不仅研究国内的先进农业技术和生产经验,还积极借鉴探索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所用,先后到欧州、东南亚、日本、韩国、南非、俄罗斯、迪拜以及台湾等地考察学习,引进先进实用技术在国内推广。其中荷兰的农作物免耕栽培技术、日本的稻鸭共育、台湾的休息观光农业等已在我市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显著的效果。2008年陕西省外国专家局将我市列为“外智引进基地”,市农技站连续两年被省外专局评为全省引智工作先进单位受到表彰。其中<稻油免耕栽培技术推广>2010年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稻鸭共育技术推广>2013年获省政府成果三等奖。


2012年初,他虽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但他仍不闲着,按时上下班,积极为现任领导排忧解难、当好参谋,主动承担富硒粮油、富硒蔬菜、富硒肥料产品研发工作。经常下乡调查,开展田间试验,对接龙头企业,开发富硒农产品。其中富硒菜籽油,富硒有机肥,富硒玉米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富硒大蒜系列标准》颁布为安康市地方标准,为安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作出有益的探索。2012年在第二届中国富硒产业大会上受予他突出贡献奖,2013年底市农技推广中心将他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市农业局对他承担的富硒粮油项目评为一等奖,2014年他承担的富硒粮油项目被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评为一等奖,富硒蔬菜项目评为二等奖,他承担的<富硒农产品标准研究制定>与<富硒大蒜栽培技术研究>2015年分别获得市政府科技一等奖和二等奖,受到通报表扬。

2015年正式退休后,他婉言谢绝了几个大企业的高薪聘请,仍忙而不息,身涉多职。作为安康市农业首席专家,他参与完成了《安康市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安康市扶贫开发 “十三五” 发展规划》的编写,参与了《安康市志(农牧志)》和《安康党史(农业发展史)》的起草工作,受聘于安康市职业农民教育的教材编写和技术培训工作,并到延安、汉中等地讲课。

作为省科技特派员,他先后包抓了安康元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紫阳绿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岚皋万物生农业科技公司等多个农业科技企业,指导他们做发展规划,引进先进技术,研发特色产品,制定产品标准,申报国家专利,提高科技占有率,先后为企业开发富硒肥料、有机大米、富硒贡米、富硒玉米、富硒大蒜等产品。

作为“三区”科技人才,按照省科技厅要求,从2015年开始,由对接一个科技企业,到包抓5个贫困户,到包抓一个贫困村的工作,每年给贫困户送去种子、农药等生产生活资料,帮助贫困村制定发展规划,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年下乡100多天,2019年评为安康市“三区”科技人才先进个人。


作为安康市创新创业导师,他经常和大学生、还乡农民工和转业军人在一起,交心交技,鼓励他们立足安康,立足本地创新创业。返乡农民王升兵,过去在杨凌从事农业技术工作,2015年回到安康想从事农业技术研发,当地一科研部门看到他其貌不扬,对他不信任,连土地都不租给他,他心灰意冷,准备离开安康到外地发展。张忠民知道后,多次挽留他,帮其注册了公司,并以本人的名义将王升兵想租的土地承包下来,再转给王升兵使用,使他感动很大,决定大干一场。果然不负所望,利用他在杨凌学的技能,开展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脱毒马铃薯和花卉苗木。目前,已在安康市场供不应求,并于农科所签订了长期供应脱毒马铃薯原种合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他先后支持和帮助年轻人创办了安康市小黑马创客有限公司,安康市农科星创天地,秦巴众创空间,汉滨区田禾种植业合作社、岚皋县美丽乡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其中,安康市农科星创天地和安康市小黑马创客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创客空间和全国星创天地《安康模式》在全国推广,受到省市好评;作为党务联系人,他积极参加省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建立的党员微信群,每天收看、转发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员教育微信,传递社会正能量,为“两学一做”推波助澜。


作为安康市老科教工作者协副会长兼秘书长,他把市老科协当成自己的主要工作,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专业和社会资源,全身心投入安康市老科协事业,在安康市老科协人散、网断、无经费的情况下,组织带领广大者科教工作者,发挥老有所为、积极作为,充分利用科技之春、全国科技日、重阳节、教师节、农民丰收节等开展科技三下乡,在科技咨询、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技术培训、科学普及、助力脱贫攻坚、科技为民服务等方面组织专家教授围绕《养殖业实用技术》、《兴桑养蚕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富硒农产品技术》编写科普教材,开展技术培训。先后在全市建立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9个,科技示范点18个,助力企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3个,每年举办科普报告会、高峰论坛3一5场次,每月组织各类活动少则1一2场次,多则4一5场次,建言献策2一4期,编辑出刊老科协通讯4期,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2019年评为陕西省优秀老科教工作者奖。2020年荣获中国老科协先进个人,2021年再次评为陕西省老科协先进个人。市老科协连两年评为陕西省老科协先进集体。


张忠民退而不休,敢于当先,发挥余热的事迹得到同行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安康日报、中国新闻报、陕西老年报、中国新农村、安康农业网等新闻媒体先后对他的事迹进行报到。2017年9月作为陕西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退休时政府一次性补发240个月的奖励工资,他非常感动,他说这一切都是他应该做的,没想到国家给他这么高的待遇。

几十年来他始终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和推进着科学发展,实践着一个共产党人为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的宗旨。正如他自已在一本书的“后记”上写到:我是一名农家子弟,生长在农村,上的是农业学校,学的是农学专业,干的是农技推广,可谓“农”的传人。在青年时代,曾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亲自体验到农民那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做梦都想如何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使农民增产增收。童年的梦想是我一生的追求,正是基于此,长大后立志于农业事业,研究科学种田,推广农业技术。

编辑:李欣雨

编审:刘俊程

监制:许衙评

热点推荐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